2025 全國技能競賽北區分區網頁技術
📋 前言
繼 2021 年後,我再度參加技能競賽。與四年前相比,我明顯成長許多。隨著 AI 的出現,本屆網頁技術的題目難度提升不少,且臨時更改的情況也相當頻繁。由於 AI 的影響,主辦方不再完整公布題目,而是僅提供主題方向,實際考題則在現場進行多次調整。
關於比賽
技能競賽是一種展示專業技能與創造力的平台,參賽者通常是各領域的專業人士、學生或技術愛好者。他們通過比賽展現自己的技術能力,並在與其他選手的交流中提升自我。
這些競賽涵蓋範圍廣泛,從程式設計、機器人設計到烘焙、木工等實用技術領域,都有專屬的賽事設計。參賽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高水準的作品或解決特定的挑戰,過程不僅考驗專業知識,還需要創造性思維與臨場應變能力。
評審通常由該領域的專家組成,根據創意性、實用性和完成度進行綜合評分。技能競賽的目的是促進專業技能的交流與進步,激勵參賽者追求卓越,並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實際技能的人才。
準備過程
其實這次比賽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在準備,一方面在高二這個階段我有很多的專案或專題正在進行,相較於一班的高職生,我專注在技能競賽的時間相對較少,那也因為科技的進步,由於 AI 已經能生成完整的網頁甚至動畫,今年主辦方不再像往年一樣公布完整的題目,也沒有提供歷屆試題。雖然事先得知題目將有約 30% 的變動,也嘗試進行猜題,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。
我算是在幫自己找藉口吧,哈哈哈,以前有新北高工幫我進行模擬賽,有學長幫我檢討,但完全考自己後才發現自己好像沒辦法達到以前的那種練習模式,高職階段的學習與生活方式,已經和我現在的狀態完全不同。
比賽過程
這次比賽的過程讓我感受到明顯的不同。題目大幅修改,並加入了我相對不擅長的 jQuery 與 JavaScript 動畫。同時我也發現,相較於高職時期的訓練方式,我的即時 Debug 能力似乎有所退步,無法快速找出程式中的錯誤,這或許與現在習慣依賴 AI 輔助有關。再加上四小時的比賽時間略顯不足,最終我沒能完整完成整個網頁開發。
另外,這次比賽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,就是我幾乎無法發揮創意。在有限時間內,我曾嘗試針對 UI 介面做一些調整,但在評分時,評審強調必須與題目所給的 UI 完全一致,結果因此失去了不少分數。
心得感想
這次比賽結束後,相較於沒能晉級的失落,我更深刻地體會到自己與高職生已經有了明顯的不同。在臺北市立數位實驗高中,我們著重於思考與討論,並不強調即時交出答案,而是透過分組合作來完成任務;但在技職體系中,速度與效率往往是首要目標。或許因為環境的差異,讓我的快速 Debug 能力逐漸減弱。相對地,我在專案開發過程中更習慣投入時間查閱大量資料與論文,而這些能力並不是技能競賽所能訓練的。
同時,這次比賽也讓我更清楚自己真正的熱忱所在──我喜歡的是用所學開發出一個「能被使用的作品」,而不僅僅是將所學表現出來。